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传统方法和口内扫描技术获取患者下颌双侧游离端印模,对不同方法的印模数据与口扫数据进行三维精度对比分析。方法:临床上随机选择一位下颌双侧后牙游离端缺失3月余的患者,牙槽嵴黏膜健康。由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分别使用普通托盘+藻酸盐印模料、个别托盘+藻酸盐印模料和个别托盘+硅橡胶两部法技术制取印模,并灌制超硬石膏模型。分别使用台式扫描石膏模型,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患者下颌,分别重建数字化石膏和下颌模型,并以STL格式保存,整个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分别将不同数字化石膏模型与口扫模型进行三维精度对比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通过三种方法,成功制取并灌制了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石膏模型,通过口外扫描,重建了三种数字化的模型。使用口内扫描,直接重建了患者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三维精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普通托盘+藻酸盐,以及个别托盘+藻酸盐法与口扫法之间三维精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游离端黏膜组织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而个别托盘+硅橡胶两步法与口扫法之间的三维精度对比分析显示,虽然有差异,但并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鉴于下颌双侧游离端黏膜与剩余牙齿间存在组织可让性差异,普通托盘/个别托盘+藻酸盐在对制取印模时较易产生较大的误差;而使用口扫技术直接获取下颌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数据,与个别托盘+硅橡胶两步法技术均具有较好的三维精度,但是需要在修复后期进行重衬弥补组织可让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