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突触蛋白-Ⅰ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再灌流后突触传递功能的改变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于缺血10mm后再灌流1h、3h、6h、12h、24h和72h分别观察尾壳核区(caudate putamen.CPU)及额顶叶皮质区(frontparietal cortex.FPC)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及磷酸化突触蛋白Ⅰ(P—synapsinⅠ)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缺血10min后再灌流12h内CPU区和FPC区synapsinⅠ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再灌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球磨法对某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进行细胞破壁研究,考察在不同时间持续作用下剩余污泥破壁前后溶液中氮和磷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球磨作用时间的延长,污泥破解后氮含
<正>以三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PEG-PPG-PEG)为模板制备SiO2空心球。制备如下,PEG-PPG-PEG/去离子水/苯甲醇/无水乙醇以一定的比例参加反应,Na2SiO3作为SiO2
《诗经》研究是王夫之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王夫之完成了《诗广传》、《诗经稗疏》、《诗绎》、《诗经叶韵辨》等论著,对《诗经》进行了综合的研究考
会议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人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中PAX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PAX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