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源和化学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er08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白粉菌是小麦生产中重要病害,DMI是生产上常用的防治药剂(14-α-脱甲基抑制剂)类杀菌剂。截至2016年6月登记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单剂共有16种,其中化学药剂13种,占81.3%,DMI类9种,占到69.2%;生物类药剂仅有多抗霉素和四霉素2种,仅占12.5%;复配的药剂有14种,且大部分还是以单剂有效成分复配为主。单一的使用DMI类杀菌剂已经造成小麦白粉病抗药性的大范围产生。本文进行两种新型生物源农药(0.15%四霉素水剂和8%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湿性粉剂)及两种化学农药卡拉生(36%硝苯菌酯乳油)和英腾(42%苯菌酮悬浮剂)的防效对比研究。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8%苯菌酮和硝苯菌酯对小麦白粉菌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0.001 9mg/L和0.013mg/L;8%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稀释4 000倍,对小麦白粉病菌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7.59%和93.26%,0.15%四霉素水剂稀释100倍对小麦白粉菌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53.27%和34.2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2%苯菌酮悬乳剂1 500倍液对小麦白粉病防控效果最好,施药14天后防治效果达91.98%,36%硝苯菌酯乳油1 250倍液的防治效果为81.29%;8%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湿性粉剂750倍的防治效果达75.30%;与对照药剂20%的三唑酮的防效76.57%相当。而0.15%四霉素水剂的防治效果较差。8%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湿性粉剂试验处理未对小麦叶片及非靶标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且防治效果好,可进行登记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正>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企业中的党务工作者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主动顺应新时代、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抗菌效果好且价格低廉的广谱类抗生素,在畜牧生产养殖中应用十分广泛。由于磺胺药物的滥用以及在人体、动物和环境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
卫生部2007年公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因跌倒发生的伤害人数达到2500万,且有20% ~30%的跌倒会造成中等或严重的损伤.而住院患者跌倒不仅导致
摘要:针灸推拿是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中医临床运用最广的科目之一,几乎每一个中医院都设有针灸科和推拿科。针炙推拿实践技能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是衡量一个针灸推拿医生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系统研究针灸推拿实践技能的教学与考试模式意义重大。针灸推拿实践技能的内容主要有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推拿手法和临床病症的针灸推,拿诊治方法等。针对这些内容我们拟定一系列教学资料和规范的标准化系列
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危害妇女生殖健康最常见的原因。为了解唐山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加强健康教育,有效防治生殖道感染疾病,2010年3月至6月,对唐山市古冶区、滦县部分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感染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现报告如下。
行道树是指种植在公路和道路两旁成行的的树木,它们在城市道路绿化和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行道树作为道路功能的配套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它对提高道路服务质量,改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