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13年全运会男子山地自行车比赛,以及2000、2008、2012奥运会女子5000米跑决赛的速度节奏分析,探索速度节奏变化内部原因以及比赛中的速度节奏特征,得出,匀速节奏有利于取得优异成绩。山地自行车比赛赛道狭窄地段不易超车的场地特点决定了比赛第一圈的较快成绩;比赛后半程速度的降低与代谢副产物的产生与能源储备的降低有关,第5、6、7圈的单圈成绩与比赛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山地自行车项目的能量代谢特征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强的有氧能力,才能在糖酵解供能比例较低的阶段代谢降低体内的乳酸浓度;建议在上坡/顶风时增加功率输出、在下坡/顺风时减少功率输出。奥运会决赛与其他比赛女子5000米成绩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节奏的不同;当运动员生理功能达到一定水平时,更要注意加强参赛经验的培养;奥运会女子5000米比赛出发速度均慢于整体比赛速度,这与速度节奏的调节机制有关,与能量代谢无关;2008、2012奥运会女子5000米决赛,运动员表现出了极强的变速能力与速度能力,这可能是今后5000米比赛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