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经营养评价、营养诊断后进行营养素+食物匀浆对脑出血恢复期的营养治疗效果。方法: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病区收治一例处于脑出血恢复期的病人,经过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营养评价,临床初步诊断为慢性疾病相关性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低钾血症、贫血。营养治疗过程:第一阶段(9-4日~9-10日):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且经口少量进食,临床给予瑞高营养液500ml,营养科给予整蛋白型营养素135g,经口补充少量食物,全天热能为1670kcal,未达到推荐摄入量;第二阶段(9-10日~9-20日):于9-10日拔出胃管,完全经口摄食,临床营养液停止,营养科给予整蛋白型营养素+食物匀浆(整蛋白型营养素、粮食、鸡蛋、蔬菜、油、盐),全天1600ml,能量约1623kcal,病人耐受良好,尿、便均正常,于9-13日,将整蛋白型营养素调换成匀浆膳+食物匀浆,食物处方不变,全天1600ml,能量为1688kcal,病人情况良好,于9-15日食物匀浆中增加主食、蔬菜重量,添加肉类,总液体量不变,能量增至1869kcal,于9-17日,增加肉类重量,添加适量水果,全日总热量达到1992kcal,维持当前剂量至9-20日出院。通过对病人的膳食计算出全天热量、总氮量以及三大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供能比,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整个营养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实时监测,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指标分别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营养治疗期间,病人耐受情况良好,整体的化验指标较稳定,总蛋白、血红蛋白逐步升高至接近正常水平,血肌酐正常,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腓肠肌围和握力在整个治疗过程逐步升高。结论:通过营养评价、营养诊断后的肠内营养治疗(营养素+食物匀浆)可促进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