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电针风府、廉泉穴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来源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2936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低频(2Hz)电针与高频(100Hz)电针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中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低频(2Hz)电针组与高频(100Hz)电针组两组,每组各30例.电针风府、廉泉穴,在波形上均选用连续波,而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治疗留针30min,连续治疗2周(共14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简称VFSS)各指标结果、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简称SSA评分)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在VFSS下观察发现,服用半流质食物的两组患者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以及咽期通过时间均较前缩短,且低频率电针在降低中风吞咽障碍患者咽期延迟时间以及咽期通过时间方面的疗效优于高频率电针(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A评分比较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低频率电针优于高频率电针(P<0.05).结论:低频电针组改善中风后吞咽功能的疗效优于高频电针组.
其他文献
  逆灸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指在机体发病之前或疾病轻浅之时预先应用艾灸的方法激发经络之气以达预防疾病之功效,具有较高的研究、应用价值。承淡安先生是著名的“澄江针
肥胖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全球性疾病.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通过宿主与饮食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