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CNB)盆腔肿块以获得足够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评估可能影响活检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2月121例经超声引导CNB不能手术或需先期化疗的盆腔原发肿瘤、已知原发癌可疑盆腔复发或转移及盆腔疑似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患者年龄、肿块部位、大小、物理性质、穿刺路径、针具、条数、病理类型及穿刺前有无超声造影检查等变量在标本充足和不充足两组间的差异;并对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121例盆腔肿块活检中,良性肿瘤5.9%(5/121),恶性肿瘤94.2%(114/121),不明确1.6%(2/121);卵巢来源占67.8%(82/121);一次穿刺获得充足标本占89.3%(108/121),二次穿刺为92.6%(112/121),并明确病理诊断;二次穿刺后标本不足9例,其中2例行其他部位CNB,5例行剖腹探查或直接手术明确了病理诊断,2例不明确患者自动出院;活检肿块的物理性质及穿刺针具的粗细对标本充足性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以囊性为主病变,发生标本不足的风险是实性病变的9.5倍,针具18G发生标本不足风险是16G的5.8倍;患者年龄、肿块部位、大小、穿刺路径、条数、穿刺前超声造影检查及病理类型等因素与标本充足性无关;但穿刺前行超声造影检查,一次获取充足标本成功率较穿刺前无超声造影检查者高(94.1%(16/17) Vs 88.5%(92/104));活检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盆腔肿块CN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替代更多的侵袭性方法,如腹腔镜和剖腹手术,来评估盆腔病变;16G粗针穿刺较18G可获得更足够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而穿刺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病变边界、改善可存活肿瘤与坏死区的区分,有助于提高混合性及囊性为主盆腔肿块穿刺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