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陶系是英国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Lapworth(1879)建立的,在其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全球都在使用英国的奥陶系年代地层系统,即5个统的方案。但是,在现代地层学的"金钉子"概念提出后,英国的这一标准受到挑战。全球奥陶系地层学家在兼顾历史传统和现代地层理念的基础上,于1990年代逐步形成了"三统六阶"的划分方案。1997年,奥陶系的第一个"金钉子"(达瑞威尔阶)确立在我国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2003年,在阿根廷召开的第9届国际奥陶系大会上,相关专家又一致同意将上奥陶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从而确立了现今广泛认同并采用的奥陶系"三统七阶"的划分方案。2007年,奥陶系最后一个确立的"金钉子"(大坪阶)选择在了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至此7个"阶"的底界"金钉子"全部确立,成为全世界共同参照的国际标准。但是,已通过的这一年代地层系统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七个"阶"的时限长短不一,差别悬殊;奥陶系底界的定义和识别存在古生物分类学和古地理学问题,需要进行再研究;跨大陆和相区的精确对比问题,需要开展"后层型"研究,包括系统古生物学、高精度生物地层学和非生物手段(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测年、旋回地层学等)的地层学研究;经典地区奥陶系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建立高精度的区域间地层对比,等等。近年来,我国奥陶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金钉子"研究和综合地层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目前急需解决的年代地层学问题主要包括:(1)各条界线在主要块体和不同相区的识别问题,尤其是奥陶系底界、凯迪阶底界的准确识别问题;(2)各个"阶"时限的确定,及特马豆克阶、凯迪阶的再划分问题;(3)化学地层学研究结果的评价及与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的对照;(4)"金钉子"深入研究和保护问题;(5)实现更高精度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思路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