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右心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入院后行动态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血清BNP、PCT和cTnT浓度,同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和转归。对照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脓毒症组RVEF较对照组降低,右心E/Ea、左右室Tei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根据脓毒症患者超声心动图LVEF、左心E/Ea改变,分为四组:Ⅰ组左室收缩功能不全;Ⅱ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Ⅲ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不全;Ⅳ组左心功能无明显异常。Ⅰ组及Ⅲ组患者RVEF较Ⅳ组下降。RVEF与LVEF、左室Tei指数与右室Tei指数分别呈正相关。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入院当天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Ⅳ组,脓毒症组血清PCT、BNP、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BNP水平与RVEF负相关,与左室Tei指数、右室Tei指数呈正相关;血清cTnT水平与RVEF负相关。Ⅰ组、Ⅲ组患者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较Ⅳ组显著升高。结论:脓毒症患者存在类似左心的右心功能改变,表现为RVEF降低、右心E/Ea升高和右室Tei指数升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室扩大,存活者RVEF降低和右室扩大可逆。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患者存在右室收缩功能下降。RVEF、右心E/Ea、右室Tei指数可考虑作为脓毒症患者评价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