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children attention deficit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 ADDBD)的自愈率、持续性及合并症状况。方法对2005年3-4月在河南唐河县8所小学生中诊断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儿童、品行障碍(CD)儿童、ADHD合并ODD(ADHD+ODD)儿童及ADHD合并ODD合并CD(ADHD+ODD+CD)儿童(见文章《河南苍台镇儿童注意和破坏性行为障碍调查》)分别于4年后(2009年3-5月)、8年后(201 3年3-5月)进行随访,参与随访的人数分别为ADHD68(男44,女24)人、ODD72(男43,女29)人、CD 10(男7,女3)人、ADHD+ODD 26(男19,女7)人、ADHD+ODD+CD 6(男)人,由一名精神病学儿科副主任医师和2名精神病学儿科主治医师对所回访的儿童进行诊断。结果(1)ADHD、ODD、CD、ADHD+ODD及ADHD+ODD+CD)儿童自愈率分别为:4年后:57.4%、38.6%、60%、16.7%及0;8年后:81.7%、63.3%、85.3%、44.4%及0。(2)ADHD、ODD自愈状况比较:4年后的随访中ADHD儿童自愈率高于ODD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6,P=0.027),8年后的随访中ADHD儿童自愈率与ODD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1,P=0.039)。(3)合并其它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网络成瘾、双相情感障碍):ADHD、ODD、CD、ADHD+ODD及ADHD+ODD+CD儿童合并症发生率分别为,4年后:5.9%,7.1%,0,16.7%,66.7%,8年后:10.0%,13.6%,33.3%,38.9%,50.0%。(4)ADHD、ODD合并症发生率状况比较:4年后、8年后两者均无明显差异(x2=0.09,P=0.764;x2=0.363,P=0.547);ADHD、ODD合并症发生率均随时间增加。(5)性别差异:自愈率均无男女差异;合并症率,第一次随访时ODD女性高于男性(x2=3.900,P=0.048),第二次随访时ADHD+ODD女性高于男性(x2=4.923,P=0.026)。(6)第二次随访时,10-15岁年龄段进入成年期,共72人,其中未愈20人,占27.78%,原7-9岁与10-15岁年龄段的自愈率无差异(x2=0.453,P=0.501)。结论(1)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部分可以自愈,不同疾病的自愈情况随时间变化而不同;(2)ADHD诊断稳定性比ODD低;(3)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精神障碍发生率较高,且随时间增高;(4)约27.78%儿童期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可持续进成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