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地处长江支流湘江沿岸,为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长株潭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城市群,被列入国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属"三区十群"中的一个典型城市群。本文以2014年1月~2016年5月长沙市空气质量数据(空气污染指数、主要污染物浓度、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的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长沙市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并结合长沙市同期主要气象观测因子(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气压等),对长沙市空气质量与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对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长沙市的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筛选,借助高空探测资料和国家大气海洋中心(NOAA)再分析资料,对典型重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分布、天气要素形势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空气质量状况以良和轻度污染居多,合计达72.64%;长沙市空气质量达到优的比率为15.71%;长沙市一年当中出现三天以上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以上的持续污染过程10次,过程平均持续时间6.9天,持续最长达15天(2015年1月5日至19日);累计出现中度污染及以上污染日106天,出现中度污染及以上的概率为11.65%;1月份是长沙市空气质量最差的月份,1月份的中度污染及以上污染日数占1月份总天数的49.45%;2)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占污染日数的近2/3,夏季最轻;3)长沙市空气污染物以PM10、PM2.5为主,以PM10为主要污染物的日数占污染日数的22.18%;4)PM2.5、PM10污染程度与风速、降水量、气温等呈正负关,与气压呈正相关;O3的浓度与其他几种主要污染物呈反相变化;PM2.5、PM10污染程度与气压项呈较高的正相关;O3污染程度与气温项呈较好的正相关;S02、NO2、CO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小;5)长沙市出现污染天气过程的有利气象条件主要包括:平均风速小,气温日温差大,中低层出现逆温,相对湿度较大,长沙市地面处在高压低部、气压较低且高空为较为平直的西北气流,静稳天气形势持续稳定;24小时变压小,气团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