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因素,观察抑酸降逆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在线分析工具初步研究抑酸降逆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诊于南开医院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其资料,归纳难治性胃食管返流病临床相关因素。该4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观察RDQ积分、有效率、高分辨食道测压、Demeester评分、24h阻抗监测及焦虑抑郁状况。将处方录入分析工具,由工具筛选靶基因、KEGG通路及相关疾病。结果:BMI(P=0.005)、高脂饮食(P=0.06)、辛辣饮食(P=0.027)及焦虑(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干预组在各观察指标的疗效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现共同基因靶点741个,KEGG通路包括相关氨基酸代谢及神经递质通路及两条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由直接关系的通路hsa04971(胃酸分泌)及hsa04976(胆汁分泌),并在可视化网络分析中发现了核心作用基因。结论:BMI、高脂饮食、辛辣饮食及焦虑构成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酸降逆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在改善症状、食管动力及不良情绪方面均有显著疗效。抑酸降逆方治疗RGERD的机制可能与ESR1、NR3C1以及hsa04971(胃酸分泌)及hsa04976(胆汁分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