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自1995年冰壶运动被引入中国至今,其以赏心悦目的技术,复杂多变的战术,吸引了大批的拥趸,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冰壶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动作与相对固定的身体姿势,易造成身体相关部位的过度使用,导致运动员产生疲劳性损伤,影响其技术动作的发挥,甚至结束其职业运动生涯。现阶段已经进入北京冬奥会备战周期,如何降低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延长其运动寿命,助力我国冰壶队再创佳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优秀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控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黑龙江省部分退役及现役优秀冰壶运动员,共计65人。男运动员48人,女运动员17人。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信度采用重测信度,效度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五级评分制方法。信度r为0.85,效度4.5。发放问卷65份,回收65份,有效63份,问卷总有效率96.9%。对所获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帕累托分析对冰壶运动员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运动损伤史与损伤发生率。有效问卷中,共52名运动员有运动损伤史,占总人数的82.5%,说明高水平冰壶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比例较高。其中男运动员有受伤史者38人,占男运动员总数的79.2%;女运动员有受伤史者14人,占女运动员总数的82.4%,男运动员受伤人数多,女运动员受伤比例高。男运动员运动损伤为153人/次,发生率为402.6%;女运动员运动损伤为36人/次,发生率为257.1%,总受伤为189人/次,总发生率为363.5%,说明受伤运动员多个部位遭受多次运动损伤。2.运动员运动损伤类型及病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运动损伤类型有肌肉伤、关节伤、韧带伤、冻伤、其他伤。经帕累托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主要运动损伤类型为肌肉伤、关节伤、韧带伤三种。运动员肌肉伤86人次,损伤率为45.5%;关节伤65人次,损伤率34.4%;韧带伤35人次,损伤率18.5%。其中,急性发病125次,占66.1%,慢性发病65次,占33.9%。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以急性肌肉损伤为主,应该与冰壶运动的技术特点关系密切,冰壶的投壶和擦冰动作对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即易造成肌肉损伤。3.运动损伤部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部位13处,经帕累托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受伤的主要身体部位依次是:腰部(损伤率22.2%)、肩部(损伤率19.6%)、腕部(11.6%)、膝部(9.5%)、肘部(9.0%)、背部(7.9%)、胸腹部(7.4%)。运动员易伤部位与冰壶运动特征是相符的。国外研究结果显示,扫冰和投壶是最易引发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技术动作,扫冰动作导致的损伤还有使运动员缺席训练的可能性。在投壶时,运动员需要利用脚蹬起踏器滑行推动冰壶前进,在手离开冰壶之后,还需继续滑行一段距离以继续观察冰壶运动轨迹,此时上体保持持续前倾可导致腰背肌肉损伤。扫冰要求运动员腕关节弯曲紧握扫冰刷,肩部带动上臂、前臂进行持续运动,同时运动员要保持在冰上的平衡。这使肩部、前臂、腕关节易出现过劳性损伤,如肩袖损伤、腕部扭伤、腕部创伤性腱鞘炎等;而且需要反复地做弯腰动作,可使腰椎间盘受到过度挤压而出现病变,腰部肌肉由于频繁收缩舒张极易产生劳损。4.运动损伤程度。运动员所受轻伤最多,为131人/次,占总损伤69.3%,几乎不影响训练;中等伤为54人/次,占总损伤28.6%,即使停训也只需简单休息2-3天,对训练影响较小;重伤人数最少,仅为4人/次,占总损伤2.1%,需要住院治疗或卧床静养,对训练影响较大。而根据调查显示,重伤主要是腰部扭伤和膝关节损伤,这也与冰壶技术动作特点相吻合。5.运动损伤原因。根据运动风险防控理论,形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部分黑龙江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将其归纳为6种。帕累托分析结果显示,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原因分别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过度疲劳、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次要因素为场地器材因素。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损伤率为31.8%,60人/次。冰壶场地气温较低,运动前缺乏适当的热身准备活动或专项准备活动,肌肉粘滞性性较大,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其次是过度疲劳,损伤率为29.1%,55人/次。运动员要在10s内扫冰近30m,或者反复投掷近20kg的冰壶,均易造成运动性疲劳;再次是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在进行训练或比赛时对保护措施认识不足或者麻痹大意造成的运动损伤,如滑行阶段失去平衡摔倒导致的手部扭挫伤;场地设备和装备原因,为5.3%,10人/次,主要是由于场地布局不尽合理和装备损坏导致的导致的磕碰伤。研究结论:冰壶运动员损伤部位多集中于腰部、肩部和腕部,运动损伤呈现多发性和重复性特征。所受运动损伤以肌肉伤、关节伤和韧带伤为主,多为急性轻伤,恢复时间短,对训练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运动员所受运动损伤多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和过度疲劳,对运动损伤机理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是造成其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从”的用法:济南方言中,介词“从”的一般用法与普通话相同,如:“从今天开始”、“从实际出发”等,特殊用法是用以表示行为的场所,相当于普通话的“在”。举例如下;你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