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盛泻虚补解读与思考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内经》各篇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相关文本的诠释分析,深入探讨了经脉"盛泻虚补"的依据、思路及实质——以人迎寸口脉诊为据,以调和阴阳平衡为理,以表里经脉补泻为法.提出其理论、实践意义与思考:1."据脉而诊"和"据脉而刺"是针灸古法中的重要原则;2."阴阳调和"是针刺补泻的关键;3.表里经脉对调和阴阳具有较大意义.
其他文献
根据2017年4月于嵊泗列岛邻近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的渔获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生物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探索人工扰动(深耕深松)干旱栗钙土钙积层对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可破除坚硬的钙积层,使土壤变松软,土壤硬度减小,可降低土壤
根据2008—2017年夏季闽东沿岸海域浮游植物网采数据,对该海域近10年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近10年共鉴定4门8属263种浮游植物,硅藻为第一大类群
目的:自然基因中可能存在的大数量的编码在某种程度上被两种编码偏向性限制,即:密码子偏向性和密码子对偏向性。大多数生物使用标准的遗传密码,61个密码子翻译成20种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