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对脾虚小鼠小肠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机体在脾虚状态下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部分免疫机制。方法:健康SPF级昆明种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N)组和脾虚造模(M)组,每组各30只。将M组小鼠采用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的方法制备脾虚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再次分别将N组和M组小鼠分为正常对照(N1)组和正常感染白念(N2)组,脾虚模型(M1)组和脾虚感染白念(M2)组,每组各15只。分别将N2和M2组小鼠感染白色念珠菌,白念菌浓度为2×108CFU/ml,剂量为0.2ml/10g体重。于染菌后第7天和第14天,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小肠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阳性表达细胞;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小肠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1组比较,N2组和M2组小鼠小肠组织中穿孔素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增多(P<0.01或P<0.05),而颗粒酶阳性表达细胞在染菌后第7天显著增多(P<0.01或P<0.05),第14天仅M2组颗粒酶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增多(P<0.01)。与N1组比较,M2组小鼠小肠组织中穿孔素及颗粒酶阳性表达细胞均显著增多(P<0.01或P<0.05)。在实验第7天和第14天,与N1比较,其他各组小鼠小肠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N2组比较,M1组穿孔素、颗粒酶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M2组显著升高(p<0.01);与M1组比较,M2组穿孔素、颗粒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小肠局部损伤的免疫机制之一,脾虚小鼠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发生后可加重肠道局部损伤程度。(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3145;资助实验室:辽宁中医药大学省部共建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