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意对象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其中新颖性是其核心要素。前人通过研究发现新颖刺激可以自动捕获人们的注意,通过让被试观看普通图片和新颖图片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对新颖物体和普通物体加工的时间进程上有所区别,而此类研究只从宏观上对比了新颖图片和普通图片,并没有对图片的新颖程度进行划分。有关新颖性评价的刺激材料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采用典型的Oddball范式的普通刺激,另一类是直接采用新奇刺激,但均未考虑将背景线索加入刺激材料之中是否会影响人们对其新颖性评价。因此,本研究先让被试对普通物体在普通环境和新颖环境两类背景线索的图片中进行新颖性1-5级评分。结果发现背景线索影响着人们的新颖性评价。之后通过对图片的新颖程度进行控制,试图考察图片的新颖程度的不同是否也会引起脑电波幅的差异。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方法,采取2(物体类型:普通物体、创意物体)?2(环境类型:普通环境、新颖环境)二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每组实验条件60试次,共240个试次,考察不同新颖程度的图片的时间加工进程。ERP结果显示:在200-320ms(N2)的时间窗口内,与新颖程度较低的图片相比,新颖程度更高的图片引起了更负的偏转,这说明创意物体和普通物体在初期的加工阶段表现出了分离的倾向。此外,在400-650ms(LPC)的时间窗口内,高新颖程度的图片相对于新颖程度较低的图片引起了更正的偏转。因此,根据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新颖性的图片或物体在时间加工进程上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对新颖事物的觉察,后期对于新颖事物的加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