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采空区引起地表变形,可能会造成地表塌陷、滑坡和裂缝等次生灾害,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威胁采煤区的安全生产以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老采空区地表变形进行常态化监测和分析,确定变形区域,掌握变形趋势,为变形区的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对矿区的防灾减灾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监测方法有水准仪测量、GPS测量等传统的测量方法和InSAR技术测量方法。但由于传统的测量方法的测量速度慢、成本高,数据的信息量和工作量受监测点数量影响等缺点阻碍了老采空区地表变形监测的实施。而InSAR技术则有监测地表微小变形、监测精度高、监测范围大、更灵活等优点,所以在地表变形监测邻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次试验是基于Sentinel1A数据,采用时序InSAR技术中的SBAS-InSAR技术获取三道沟矿区的地表变形结果,并结合矿区老采空区85201工作面数据,分析该老采空区在2015年7月16日到2016年5月23日内的变形特征和变形量。实验结果显示老采空区85201工作面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地表的变形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312天后每个像元的平均变形量为-10.87毫米;在312天后研究区域在空间范围上整体呈现出在采空区走向方向上的累积变形量是南端小于北端小于中间区域,在倾向方向上累计变形量从西向东逐渐升高。形变结果显示老采空区85201工作面处于相对稳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