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植物内生无花果拟盘多毛孢菌的系统化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常见的真菌类型之一,主要包括植物内生、病原和腐生三种生存方式。近年来,对该属真菌的化学研究发现了约80个类型丰富、活性广泛的次生代谢产物,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等,但相对于有文献记载的该属200余个物种来说,仅有不足10%(约20种)进行过化学研究。基于上述考虑,并在前期对该属菌株筛查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一株从杭州郊区茶树(Camelliasinensis)枝条分离的内生无花果拟盘多毛孢菌(AS 3.9138=W106-1)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化学研究。通过对两种不同固体培养条件下的代谢产物粗提物进行化学及初步活性指纹分析,发现它们不仅能够产生丰富的化合物,而且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次生代谢产物结构具有较大差别。因此,选用上述两种不同培养基对该菌株进行了放大发酵,并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反相液相色谱等技术对两种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得到61个化合物。通过应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如质谱、核磁共振与X-ray单晶衍射,并结合化学衍生化方法解析了52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括八个新骨架类型化合物。同时,对上述新结构进行了多靶标活性评价,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抗HIV及肿瘤细胞毒活性。
其他文献
'人肉搜索'是近年来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种信息搜索方式,它给需要信息的人带来了便利,在带来这种方便的同时也为很多人提供了一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新型手段。本文就
论文依托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过程控制实验室的建设,介绍了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的组成,重点讲述用于实验教学的不同层次的实验,分析了这些实验的内容以及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网
经国家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由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华东六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国际眼科学和视光学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3月27日至29日在山东省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来自美国、欧洲各国、日本、韩国、
<正>1 引言噻虫嗪(thiamethoxam)属于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于新烟碱类农药的环境行为,国内外已经研究了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代表-吡虫啉,包括吡虫啉的光解、水解、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