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传染病,发病人群主要以5岁以下人群为主,手足口病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2015年,我国的手足口病发病报告人数为1767931人,死亡人数为114人。为研究手足口病的传播,需要研究不同龄组的感染力和手足口病的接触率。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与西南地区的其他省市相比有较大的人口密度,具有典型的中国东南方发病率季节性模式,即每年会有两个高峰,分别在每年的春季和每年的冬季。重庆市手足口病的患病人群主要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3%,发病最多的人群在2-3岁。安徽省六安市2008年手足口病暴发前各年龄组的感染力相同,而暴发后不同年龄组的感染力不同,因此重庆市手足口病不同年龄组的感染力可能不同。本文基于重庆市2008年第17周~2011年第52周手足口病分年龄组的数据,使用催化模型计算了重庆市手足口病的感染力,利用时间序列易感者-感染者-康复者(time series 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TSIR))模型计算了重庆市手足口病随时间变化的接触率,分析了学校假期及气候因素(包括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光照时数)对接触率季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组的手足口病的感染力不同,3-4岁感染力最大,在成人中,35-39岁的感染力最大;2)重庆市手足口病的接触率呈年季节性;3)气候因素对接触率的变化没有影响;寒暑假期间接触率的增加,意味着在重庆手足口病社区的接触率高于在学校的接触率。手足口病的控制措施应着重于幼儿,特别是3-4岁儿童暑假期间在社区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