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和教练作为运动员的重要他人,其行为方式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后天习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引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少儿人格的关系做过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有关高水平跳水运动员习得心理素质、父母教养方式、教练员行为与运动成绩的研究较为少见。有鉴于此,本文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神经质(N)分量表、《特制焦虑量表》(T-AI)、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运动领导行为量表》(LSS)、《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量表》(CART-Q),以参加全国跳水冠军赛的高水平跳水运动员和教练员为被试进行了测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1.我国跳水运动员在心理稳定性和特质焦虑方面都是中等水平人数最多。高运动成绩组与低运动成绩组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2.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维度与运动成绩有显著性负相关。3.父亲过度保护维度和母亲过度保护维度,高运动成绩组与低运动成绩组,高运动成绩组与中等运动成绩组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4.教练员领导行为中,教练员的训练指导行为与运动成绩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5.在训练指导行为维度,中等成绩运动员与低等成绩动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等成绩运动员的教练其训练指导行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低成绩运动员。在关怀行为维度,高成绩运动员与中等成绩运动员,高成绩运动员与低成绩运动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成绩运动员其教练员在关怀行为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中低成绩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