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青山卯独庆金矿地质特征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卯独庆金矿位于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中段,该地区是华北地台北缘绿岩型金矿的重要产地.卯独庆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阴山断隆大青山复背斜北翼,卯独庆逆冲断裂带中.该区是华北地台北缘重要的金成矿带.区内主要发育前寒武纪地层,岩浆活动主要为元古代。构造作用非常强烈,韧性剪切带、脆性断裂均发育,对本区金矿床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卯独庆金矿位于卯独庆断裂下盘二道凹岩群片岩与大理岩过渡带中,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根据蚀变及矿化岩石的特征,金矿化明显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晚期阶段。早元古代早期形成高纳质火山岩沉积,晚期在其上部沉积了碳酸盐建造,也就是二道凹岩群二岩组大理岩及下伏层(绿片岩系)。绿片岩系为金的初始储集层-矿源层。大约在1800Ma前后,本区发生了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岩浆热液作用,使得分散在矿源层中的金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形成原始的层状或透镜状金矿体。在早期拉伸机制下,发生广泛的顺层韧性剪切作用,在剪切带中形成顺层掩卧褶皱,而后金矿体也随着该类褶皱的形成而变形,并且在其向形(斜)核部,金矿体厚度进一步增大,品位增高,形成规模较大的矿体。
其他文献
碳酸岩是地表出露相对较少的幔源岩石之一,常与碱性岩形成环状杂岩体呈岩颈、岩墙、岩锥等产于大陆裂谷环境,也有一部分呈单一透镜体、条带状和似层状产于板块边缘,与造山作用相联系.碳酸岩形成于地下至少>75km处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在所有火成岩中具有最高的不相容元素(如Rb、Sr、U、Th、Ba、Nb、REE等)含量,与铌、稀土、铜、金、萤石、金刚石等矿产资源关系密切.豫西黄水庵含钼碳酸岩位于秦岭造山带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