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长期坚持有规律的锻炼才能产生并保持良好的、稳定的身心效益。因此,探究锻炼坚持的心理机制很有必要。本研究以锻炼坚持认知决策模型为出发点,研究一检验该模型对大学生锻炼坚持意向的预测作用,研究二进而将该模型由预测锻炼坚持意向拓展到预测锻炼坚持行为,以期更好地预测大学生的锻炼坚持。本研究中坚持规律性体育锻炼不小于3个月则为有锻炼坚持行为,否则为无锻炼坚持行为。方法:研究采用横断调查研究设计,采用锻炼动机量表(MPAM-R)简化版、体育锻炼效果自评量表(EEI)、锻炼自我效能简化量表、锻炼承诺量表、及Godin休闲运动问卷工具施测。回收大学生有效问卷216份,年龄为19.8±1.43岁。结果:研究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原锻炼坚持认知决策模型。结果显示:(1)原锻炼坚持认知决策模型的拟合优度可以接受,χ~2(145)=259.73,χ~2/df=1.79,p<.01;GFI=.887,AGFI=.852,RMSEA=.061;(2)锻炼动机、锻炼效果和锻炼自我效能对锻炼承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3(p=.662)、.68(p<.01)、.17(p=.01);锻炼承诺对锻炼坚持意向的路径为.92(p<.01);(3)锻炼效果和锻炼自我效能经锻炼承诺中介后,可解释锻炼坚持意向84%的方差;(4)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意向可提取一个公因子,提示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意向两个概念之间存在重合,因此在研究二的拓展后模型中,删除锻炼坚持意向,由锻炼承诺直接预测锻炼坚持行为。研究二通过逻辑斯蒂克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拓展后的锻炼坚持认知决策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1)锻炼动机对锻炼坚持行为的预测不显著(OR=1.128,p=.647);(2)锻炼效果和锻炼自我效能经锻炼承诺(OR=3.252,p<.01)完全中介后正向预测锻炼坚持行为;(3)锻炼承诺每增加一个单位,锻炼坚持比率增加225%。结论:(1)拓展后的锻炼坚持认知决策模型能够较好预测锻炼坚持行为,即锻炼效果及锻炼自我效能以锻炼承诺为中介,正向预测锻炼坚持。(2)锻炼坚持动机对锻炼坚持行为的无直接及间接预测作用,这可能与样本代表性和量表选择有关,未来研究应增大样本或选择更合适的锻炼坚持动机量表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