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VAD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了2014年12月-2019年3月14所研究中心神经外科应用PED治疗的123例连续性VAA患者。临床预后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影像学评估采用O′Keely-Marotta(OKM)分级标准。结果 123例患者共置入130枚PED(置入1枚支架117例,2枚5例,3枚1例),其中单纯置入支架的患者98例(79.7%),支架联合弹簧圈25例(20.3%),98例行单纯置入支架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OKM A级52例,OKM B级40例,OKM C级6例;25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者RaymondⅠ级7例,Ⅱ级4例,Ⅲ级14例。术后即刻造影70例动脉瘤内明显造影剂滞留,30例中等滞留,23例轻度滞留。术中出血患者2例,支架内血栓2例,术后缺血5例;91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3-26个月,临床随访mRs 0-1分,影像学评估76例(83.5%)患者动脉瘤治愈(OKM D级),10例(11.0%)患者瘤颈残留(OKM C级),5例(5.5%)患者动脉瘤部分显影(OKM B级)。结论应用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A)有较高的闭塞率,而无明显的载瘤动脉狭窄和较低的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本研究随访时间不长,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