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及发生的多次化学恐怖袭击及冲突中,有2种化学毒剂被经常使用,一种是神经性毒剂,另一种是糜烂性毒剂。主要原因(1)致死性强;(2)合成简单;(3)救治难度大。因此,建立和发展可靠的核查方法溯源性检测和鉴定,对于提供指证化学武器使用证据和改善毒剂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治十分重要。早期的化学毒剂中毒的核查方法主要通过动物实验、常规免疫方法及理化分析手段等进行,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不利于溯源性检测。近年来,伴随着高灵敏度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色谱-质谱联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学毒剂的溯源性核查中[1-6],化学毒剂的定性与鉴定更加准确,分析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很大地提高。对于化学毒剂中毒,采用GC-MS分析[7],大部分代谢物及加合物要经过硅醚化、甲基化和氟化等处理转换成可气化的非极性衍生物,样品制备相对复杂,并且对于中毒的大分子加合物不能直接分析,不利于中毒确证;采用LC/MS分析,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广。我们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8-11],建立了同时检测GD、GA、VX和GB与血清白蛋白加合物的LC/QQQMS/MS定量分析方法[12],染毒检测限分别为0.5 ng/mL、4.0 ng/mL、0.1 ng/mL和0.2 ng/mL,其中GD-Tyr检出限比文献报道值降低10倍。采用普鲁卡因胺键合凝胶亲合纯化神经性毒剂-BuChE加合物,经胃蛋白酶酶解成九肽加合物,进行LC/MS检测分析,VX、GD和GB染毒检出限分别为0.1ng/mL、10 ng/mL和2 ng/mL。采用新型的Q Exactive LC-MS/MS仪器分析[13]人染毒血浆样品,发现了新的神经性毒剂结合位点。应用UPLC/QQQMS/MS结合蛋白酶K酶解技术[14],建立了一个新的、灵敏度高的血浆中HD染毒的溯源性检测方法,定量检测限为0.53 ng/mL,比以前报道的方法低7倍。在未来,随着新的分析仪器及高效富集纯化的样品前处理手段的发展与运用,新的特异性标志物会被发现,低剂量化学毒剂中毒的诊断及中毒程度评估会更加快速简洁,溯源性核查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