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增生硬化型IgA肾病可能作用机制,为白芍总苷治疗增生硬化型Ig A肾病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89例住院患者,男37例,女52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31.5±8.2岁,均经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增生硬化型IgA肾病患者,CKD分期3期,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2.0g;排除条件:各种继发性IgA肾病者;对缬沙坦或白芍总苷过敏者;入组前6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雷公藤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者;血钾>5.5mmol/L;哺乳、妊娠或计划妊娠者;存在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肝等疾病。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白芍总苷组。对照组45例,白芍总苷组44例。对照组予缬沙坦80mg bid口服;白芍总苷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白芍总苷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观察时间12个月。入组前及治疗24周、36周及48周,检测24小时动态血压、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钾、肾功能、肝功能、eGFR、肾素、血管紧张素II(Ang II)。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白芍总苷组肾素、Ang II水平下降,血压达标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白芍总苷组尿蛋白量下降、血肌酐下降、e GFR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白芍总苷组尿蛋白减少、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有抗炎、调节免疫作用,并可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II水平,改善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增生硬化型IgA肾病肾功能下降;通过抑制TGF-β1,延缓肾纤维化进展,改善慢性肾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