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研究梅毒患者的脑脊液改变,探讨神经梅毒脑脊液改变与预后关系。提高神经梅毒的诊治水平,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地区2000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55例梅毒患者脑脊液情况,所有病例测定血清RPR,TPPA,并行腰穿术脑脊液检查,测定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定量,脑脊液RPR、TPPA。根据脑脊液测定结果分为三组:正常组、轻度异常组、显著异常组。正常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定量均正常,脑脊液RPR,TPPA阴性;轻度异常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定量有一项升高,脑脊液RPR,TPPA阴性;显著异常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定量均升高,脑脊液 RPR,TPPA阳性。对各组病人进行电话跟踪随访,了解其转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5例梅毒患者中,正常组20例, 为潜伏梅毒病例,占36.4%,无任何神经症状和体征。轻度异常组12例,占21.8%,为可能的神经梅毒病例,显著异常组23 例,占41.8%,为神经梅毒病例。正常组转归,仍无症状改变20例,无一例进展;轻度异常组转归,临床症状无改变6例,占 50%,进展2例,占16.7%,改善4例,占33.3%;显著异常组转归,临床症状无改变4例,占17.4%,进展5例,占21.7%,改善 14例,占60.9%。正常组临床转归好,无进展为神经梅毒。轻度异常组临床转归较好,但有16.7%进展为神经梅毒。显著异常组均是神经梅毒,临床转归较差,有21.7%继续进展恶化,有60.7%经驱梅治疗后症状改善。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升高程度,脑脊液PRP,TPPA升高程度与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及预后关系密切。结论:对潜伏梅毒应考虑脑脊液检查,以判定中枢神经系统有无梅毒感染,尽早,足量治疗,有助于神经梅毒的早期预防,对潜伏梅毒、神经梅毒及早驱梅治疗,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