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对不同种族面孔的识别能力具有发展性差异,表现出了知觉窄化的现象,但其加工机制未明。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在同一时期,婴儿对不同种族面孔的扫描加工也存在差异。据此,本研究结合眼动技术采用习惯化-新异偏好范式,考察了3、6、9个月中国婴儿对本族(亚洲)和他族(高加索和非洲)面孔眼动扫描加工与面孔识别能力的关系。首先给婴儿呈现某一种族女性面孔动态视频进行面孔习惯化,然后再给婴儿配对呈现习惯化面孔和新颖面孔进行识别测试,婴儿对新颖面孔的注视时间占两张面孔注视总时间的百分比记为婴儿面孔识别分数,探索婴儿在习惯化阶段对不同种族面孔各内部特征的注视时间比例、扫描路径等眼动扫描加工模式与面孔识别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6个月的婴儿注视本族面孔鼻子的时间比例与其对本族面孔的识别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即注视亚洲面孔鼻子的相对时间越多其对亚洲面孔识别就越好;婴儿对他族面孔内部特征注视时间比例与其面孔识别分数不存在显著相关。(2)控制了年龄变量的偏相关发现,婴儿对本族面孔的眼睛-鼻子,双眼间的扫描次数与其对本族面孔的识别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即对本族面孔的眼睛-鼻子,双眼间的扫描次数越多,对本族面孔的识别就越好;婴儿对他族面孔各内部特征间的扫描次数与其对他族面孔的识别分数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婴儿对面孔识别的知觉窄化可能与其眼动扫描加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