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化合物/黑磷异质结构合成及其催化特性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中国稀土学会2022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催化分解水制备的氢气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载体,开发廉价高效电催化剂是其发展的关键。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因价格低和活性高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青睐。但由于可暴露活性位点的限制,催化剂活性并不能完全发挥。以黑磷烯(BP)为衬底制备异质结构电催化剂,能够暴露出催化剂大量的活性位点,提高其催化能力。鉴于此,在电化学剥离BP上原位生长CoP/BP异质结构,通过CoP/BP界面的构筑及调节Co价态实现对其催化特性的调控。研究表明CoP/BP界面耦合有利于电子转移,加速了水的吸附/解离。[1]通过共沉淀法与一步硒硫化法,首次在BP上构筑了非金属S元素掺杂的Ni CoSe纳米片结构(NiCoSeS/BP),p型BP中高氧化性的空穴及非金属S元素与Se元素的电负性差异改善了材料电子接受/给予特性,促进全分解水过程。[2]最后,采用改良的电化学剥离法制备Ni2+/BP,通过二步溶剂热法制备MoS2/Ni2P/BP面内-面外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析氢活性。Ni的引入能够有效调控BP纳米片的电子结构和活性,MoS2与Ni2P/BP间莫特肖特基异质结构的形成能够促进电荷转移,提高材料的催化活性。且MoS2的垂直分布,能够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本研究为通过结构调控和界面工程改善BP基电催化材料特性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伴随信息化建设第三次浪潮,共享经济就业格局的成型使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愈加普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对我国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推动了平台企业和劳动者多种就业模式的发展。在这一形势下,劳务派遣用工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需要更加引起重视。与我们平日里认知的双方的劳动关系有所不同,劳务派遣用工关系比较特殊,因为它涉及三方主体即劳动者、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在这种模式下,劳动者被用人单位雇佣,但是日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必须将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不断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完善组织之“形”,推动基层组织由“建起来”变“强起来”
期刊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对外参与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签署的经济合同数量不断增加,且涉及的种类繁杂。因此,规范且高效的经济合同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规范合同法律行为、规避经济风险、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同时可以强化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相关责任科室的法律意识。文章以北京某三级公立医院(A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实践为例,分析传统经济合同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阐述目前的管理方式,并进一步探索未来管理方式的改进
<正>斑叶兰属(Goodyera R. Br.)植物为兰科(Orchidaceae)地生草本,具根状茎。本属植物如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chb. F.)、大花斑叶兰[Goodyera biflora (Lindl.) Hook. f.]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活血止痛、清肺止咳、消肿解毒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肺结核、跌打损伤等,因而斑叶兰在兰科植物中是一个
期刊
期刊
为了探究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高温形变的损伤机理,采用不同再生集料用量制备沥青混凝土,通过单轴贯入试验测试再生集料对沥青混凝土抗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X-ray CT获取高温形变破坏前后其内部细观结构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集料的附着水泥砂浆具有多孔隙结构特征,沥青混凝土中水泥砂浆与沥青砂浆界面呈高孔隙率的弱联结状态;粗集料的级配加权球形度为0.812~0.825、加权棱角性指数为1.023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政治高度、战略高度、全局高度对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徽省安庆市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拧紧组织链条、贯通组织体系、建强战斗堡垒,推动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都贯通,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期刊
结合均值不等式和琴生不等式,对2020全国Ⅱ卷(理科)的导数题中的三角不等式给出两类推广,并谈谈与学生共同探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运用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结合旅游资源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实践,通过系统分析四川、江苏、浙江三省旅游资源普查地方标准,并将三省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进行比较,发现地方标准在文旅融合、实用性、地方特色以及数字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革新,但是在资源分类及评价方面创新不足。国家标准的修订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与资源普查工作,应加强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