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呋喃变压力热解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p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1,2]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甲基呋喃的变压力(30、150和760 Torr)流动反应器热解进行了研究.鉴定了50余种热解产物,尤其是自由基、同分异构体和芳烃,并测量了其随温度变化的摩尔分数曲线.在前人MF氧化模型和本组芳烃模型的基础上[3],发展了一个MF变压力热解模型,利用本工作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结合ROP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MF分解过程和芳烃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30 Torr下单分子解离反应对MF的分解起主导作用,而在760 Torr下,氢提取反应消耗了绝大部分MF.两种压力条件下MF均对关键单分子解离反应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此外,MF热解能够产生较大质量的芳烃产物,这些芳烃产物的主要来源是MF分解所产生的高浓度C3H3和C4产物.特别是C3H3在MF热解芳烃产物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前驱体的作用.
其他文献
结合方言和侗台语材料、语音演变规律以及地方志材料认为,汉语方言中柚子名“抛、栾”来自同一个侗台语词。
因为核电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所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而在这高精尖的研究领域中却涉及到一个人们鲜为人知的材料,那就是金刚石,它实际上
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设疑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通过增加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关注;以形象、生动的手段展示知识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趣味: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
本文研究了正十四烷在低压和常压(30和760 torr)流动反应器中的热解,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SVUV-PIMS)探测了一系列热解产物,如烷烃、烯烃、炔烃和自由基等,并
通过对比Fe和WC两种材料作为骨架相时胎体烧结体的力学性能差异,来研究骨架材料对金刚石地质钻头胎体配方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骨架相配方体系下通过测试胎体的三点抗弯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