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测量变链菌利用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 frutose corn syrup,HFCS)和蔗糖代谢产酸后PH值的变化,初步探讨HFCS作为代谢底物对变链菌产酸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为实验组,蔗糖为对照组,分别配制质量比为0.25%、0.5%、1%、3%、5%的5个浓度组糖培养基,将变形链球菌UA159接种其中,37℃微需氧培养,分别在1 h、4h、8h、24h、48h这5个时段,用酸度计测量培养前后的PH值,计算△PH值,以△PH值代表变形链球菌的产酸能力。结果: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培养基中所测得的△PH值明显高于蔗糖组(P<0.05);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H值逐渐增大;比较各浓度组中△PH值,1%组的△PH值最大,0.25%组的△PH值最小,统计学分析两两比较发现0.25%组与1%组,0.25%组与0.5%组间存在差异,其余各组间均无差异;对糖、浓度及时间这三个因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Mixed orthogonalanalysis)发现:糖与时间及浓度均存在交互作用,且糖和时间为有效因素(P<0.05)。结论:在本实验设定的糖浓度范围和培养时间段内,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与蔗糖比较,HFCS可以提高变形链球菌的产酸能力;随培养时间的延长,2种糖均可使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逐渐增强;随着糖浓度的增加,在1%时产酸能力达到最大,此后随着浓度的再加大,变链菌产酸能力并不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