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郑州市企事业员工的调研,精确查找员工的健康需求,进而提出构建企事业单位的功能性训练室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对于健身房的设计风格、健身运动方式的选择以及健康指导途径进行设计。构建占用空间最小、用时最少、效率最高的企事业单位功能性训练室。为促进企事业员工的身心健康献力献策,为推进"健康城市"目标提供思路。研究方法:设计半开放式问卷,在郑州市的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和中牟县共120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4份。查阅涵盖功能性训练、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的发展现状的相关资料,探寻相关技术发展现状。调研包括健康测评、健身指导、功能性训练技术和人工智能(AI)技术等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探讨实现远程功能性训练的培训途径。研究结果:1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健康需求表现通过调查发现,在第一题"您目前在办公室身心健康方面需要改善"的问题中,选择"为缓解紧张情绪"答案的有297人,占比82%。选择"久站或者久坐导致的疼痛"答案的有320人,占比88%,选择"劳逸结合的时间管理"答案的有240人,占比66%,选择"同事之间沟通障碍"答案的有167人,占比46%,选择其他分散项答案的有76人,占比34%。第二题中"工作间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您更倾向于那种休闲方式?"选择"适宜运动"答案的有312人,占比86%。选择"喝茶"答案的有107人,占比29%,选择"同事聊天"答案的有32人,占比9%,选择"静坐"答案的112人,占比31%,选择其他分散答案的有36人,占比10%。第三题:"促使您不去健身房的缘由有哪些?",问题作答中,选择"收费高"答案的有95人,占比26%。选择"旅途不便"答案的有327人,占比90%,选择"缺乏空余时间"答案的有315人,占比87%,选择"训练效果不佳"答案的67人,占比18%,选择其他分散答案的有47人,占比13%。问卷结果表明:郑州市企事业单位员工在健康方面需求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身体健康主要体现在久坐久站导致的骨骼肌肉类疾患,类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尤为突出。而心理健康疾患主要体现在职业倦怠和工作焦虑导致的情绪健康和精力分配问题。2以人为本的训练室设计从问卷调查发现,适配性功能性健身房在提供健身条件方面要规避掉大型健身房投入大,路程远、适用性不强等不可回避的缺点。结合企事业单位文化构建以科室为子细胞的微型功能性训练室是比较务实的选择。在构建方面,要致力于追求耗资少,空间小,训练器械便宜,及植入网络教学平台的便宜性。同时室内人性化设计还要满足生态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原则。3功能性训练是最适宜的健身方式:以医体结合为目标,提倡企事业单位的健康训练室采用功能性训练的方法。所谓的功能性训练就是一种专门性很强的训练,是为了提升功能性动作的训练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动作质量和动作形态有目的的训练行为。本训练室的训练方法以功能性训练为基础进行设计针对个体采用"三步诊疗法",第一是诊断:根据功能性训练的7步诊疗法检查人体功能性的未来发展模式,第二是治疗:通过功能性运动处方的设计投放给特异个体。教学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运动能力增强的热身运动、动作模式修整的素质运动、和精准拉伸的方法。第三步是干预:通过对于个体身体行为运动的全程调控,进行阶段性检测,并适时修正运动处方。4融合AI技术实现远程教育调控:在企事业单位设置功能性训练室,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技术输出问题。健康检测、健康培训和健康调控都需要融入AI技术实现远程的教育培训目标。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在功能性训练室设置远程教学大屏幕实现教育教学区域延伸,实现教练员与学员的远程对接。教练员通过计算机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大数据分析,并通过输出远程教学和健身视频实现远程教学,最后通过一对一的跟踪式检验,及时调整运动处方,实现精准调控目标。研究结论: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企事业员工在健康需求方面较为迫切,而健身时间的局限性和健身方法的无效性是束缚当前健康追求的主要因素。2以科室为单位的功能性的构建能够给企事业员工提供便利性,以人为本的训练室的设计以提高员工身心健康。3医体结合而产生的功能性训练方法是促进企事业员工健康的基础方法。该方法通过诊断、治疗和跟踪实现精准调控。4融合AI技术的远程教学方式设计,能够实现远程诊疗,远程教学和远程调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