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拟通过对我国1950~2010年近60年农业干旱灾害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其时空分布规律,旨在分析农业干旱灾害发生的趋势。[方法]选取综合减产成数法进行受旱等级的评估,通过对对我国1950~2010年农业干旱的受灾、成灾、绝收面积的统计计算,得出近60年来我国农业干旱的时间演替规律。以综合减产成数为指标分析1950~2010全国干旱发生等级情况。[结果] 1950~2010年间全国总体干旱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81~2000年间受灾较为严重,2001~2010年间受灾成灾面积均有所下降。黄淮海地区旱灾多年平均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比例最高,达28%;其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占20%;东北地区为19%,位居第三;这3个耕作区总的平均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67%,为干旱的频发区。[结论]成灾面积的峰值与受灾面积的峰值并不是完全匹配,有些年份呈现出一年的滞后性,总体上我国的农业干旱成灾情况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我国东北地区不能很好的适应干旱,而我国南方则在处理干旱问题上做的更好。我国西南地区农业亏损很重,而西北地区旱情显然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