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面臭氧和大气气溶胶削弱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近地面臭氧和气溶胶不仅降低空气质量,影响地气系统能量平衡,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也有深刻影响。一方面,近地面臭氧被叶片气孔吸收后,会氧化叶绿素细胞并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气溶胶通过减少直接辐射和增加散射辐射,改变地表温度和水循环,进而影响森林冠层的辐射传输和光合效率。定量评估臭氧和气溶胶对我国生态系统碳吸收的影响,既是科学认识陆地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协同制定碳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有益参考。本论文利用观测(包括卫星反演、站点测量、野外试验等)与模式(包括全耦合的气候模式、离线的辐射传输模式、动态植被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评估了近地面臭氧和大气气溶胶对我国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减少年均NPP达到0.6 Pg C(1Pg=1015克),而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增加年均NPP约0.2 Pg C,因为后者会增加散射辐射,降低夏季冠层温度,减少蒸发同时增加土壤湿度。而在考虑了间接气候效应后,气溶胶却减少年均NPP达到0.2 Pg C,因为气溶胶间接效应会减少降水,增加干旱。综合而言,臭氧和气溶胶削弱我国NPP达到0.4-0.8 Pg C yr-1(9-16%)。这一损耗强度约为我国目前年平均人为碳排放量的16-32%,体现了大气污染对碳循环不可忽视的影响。该工作进一步预估了"正常减排"和"最大减排"两种情景下,到2030年大气污染物对我国NPP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常减排"情景下气溶胶减少但近地面臭氧增加,大气污染的生态效应并不会减弱。"最大减排"情景是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而不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减排。在该理想情景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70-80%,从而气溶胶和臭氧浓度均显著降低,有利于陆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和碳吸收的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应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AMI(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用异丙基肾上腺素(ISO)复制AMI模型,3 h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只)。A组:G-CSF组;B组
现将护理程序在口腔科分诊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方法,为审计技术质的飞跃提供了条件,审计风险及其模型也需要再思考。通过对大数据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将大数据审计充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企业价值评估在资本运营中越发重要。因此,以介绍期权有关定义与相关知识,举出具体案例后运用通过Black-Scholes模型来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并且举出
<正>IM/MEDLINE检索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商业口腔保险是指投保人向保险人(通常指保险公司)交纳保险费,在保险合同提供保障的有效时间内,保险人按照合同规定,对于被保险人因可能发生的口腔护理、预防及诊断治疗所造
作为控制成本最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的全面预算管理,在上世纪20年代被美国通用汽车、杜邦公司等采用后,很快便风靡全球成为众多企业用于标准作业和控制成本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