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番茄褪绿病毒病资源材料的筛选及抗性种质创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温室栽培的番茄上出现"黄叶紊乱"(yellow leaf disorder)症状,1998年,被鉴定为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此病除大洋洲、南极洲未见报道外,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均有报道,现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在中国番茄褪绿病自2004年在台湾被报道以来,目前该病毒已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天津、北京等番茄主产区大范围发生,并成为番茄生产中又一严重病毒病。番茄褪绿病毒病具有暴发性和流行性,依靠媒介昆虫粉虱传播,尽管发现较早,但是抗番茄ToCV育种研究进展缓慢。因此,抗番茄褪绿病毒资源材料筛选、抗性育种种质创制和抗ToCV番茄新品种的选育将成为中国番茄育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以野生秘鲁番茄、醋栗番茄、多毛番茄、智利番茄、契梅留斯基番茄、栽培番茄共64份番茄为研究材料,其中包括对番茄褪绿病表现抗性的秘鲁番茄LA0444和契梅留斯基番茄LA1028,利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即通过带毒烟粉虱进行自然接种,根据病害严重度将病害表型评价标准分为5级,并进行病情指数与抗病指数计算,最后通过表型观察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与筛选。以优良栽培番茄育种系142-1009和142-1007为母本分别与秘鲁番茄LA0444为父本进行杂交,由于存在远缘杂交障碍,杂交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因此,通过胚挽救方法在杂交授粉20 d左右进行组织培养以获得相应的F1植株,同样利用挽救方法获得相应的BC1植株。以感病的优良栽培番茄育种系142-1009和142-1007为母本,以抗病契梅留斯基番茄LA1028为父本杂交构建F2代群体,利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对2个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根据表型鉴定结果各选取最抗的3个单株分别与142-1009和142-1007进行杂交,并获得相应的F2BC1种子,之后进行自交获得相应的F2BC2种子,再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通过连续回交、自交和田间抗病性鉴定将抗性基因转育至栽培番茄育种系中,创制抗病育种种质。从64份番茄材料中筛选出5份抗病材料,这5份抗病材料均是野生秘鲁番茄,少数单株表现出轻微的感病症状,多数单株无任何症状。通过胚挽救方法,获得了野生秘鲁番茄LA0444与栽培番茄的F1代及BC1代植株。调查来自于142-1009×LA1028的F2代群体235株,142-1007×LA1028的F2代群体135株的表型,两个群体中单株均抗感分离,并呈现正态分布趋势,表明该抗病性由多基因控制,抗病基因显性效应明显,从2个群体中各选取3株抗性最好的单株分别与142-1009和142-1007进行杂交,之后自交,目前已获得了相应的F2BC2种子,F2BC2群体的抗性鉴定和回交转育工作正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孤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它与人的现代性进程紧密相关。孤独意识是人的基本意识,而现代性孤独是孤独意识的现代性表达,是现代人对孤独意识把握的产物。现代
高校为社会培养各方面人才,面对当前大学教育的现状,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成绩评定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目的探讨苦参异戊烯基黄酮与甘草黄酮以及两者联用的体内、体外抗菌活性,为苦参和甘草的资源价值发现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备获得苦参异戊烯基黄酮部位(KSHT
目的观察护士接受专项培训对PICC置管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探讨专项培训对提高PICC护理质量的意义。方法对PICC操作护士进行PICC专项培训,对理论培训前后PICC护理后相关并
目的探讨泽泻饮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脉管腔病变程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泽泻饮低剂量组(LZXY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教学方法改革获得了长足发展。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正处于向纵深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反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
高等院校是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要以法制教育为切入点,认识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法
利用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富集系统(FACE)试验平台,研究了cO2肥效作用与水分条件互作关系,以期明确水分条件对CO2肥效的影响。试验设高CO2浓度(550μmol·mol^-1)和正常大气CO2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