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么锌铜矿床是丹池成矿带中段大厂矿田内重要的矿床。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对该矿床各方面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和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开展了拉么矿床地质特征、岩石与黄铁矿单矿物微量稀土元素、辉钼矿年代学研究等,对比了两种类型矿体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成矿年代,探讨了二者之间的成因联系,查明拉么矿床成因。研究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识别出脉状与层状矿体在金属矿物组合上的相似性。主要以黄铁矿、铁闪锌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及少量辉钼矿等为主。脉状矿石以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层状矿石以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为主。通过野外调查初步查清了地表蚀变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大理岩化、电气石化、褐铁矿化。(2)拉么锌铜矿两类矿体中黄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相似,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与性质相似。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及H-O同位素研究表明,其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并受到后期大气降水的混合,为形成于中—高温和较还原环境下的富Cl流体。同时二者在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与笼箱盖岩体较为相似,表明它们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二者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似,表明二者成矿物质来源相似。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并有幔源成分的加入,属于壳幔混合来源,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的岩浆。(3)层状矿体和脉状矿体中辉钼矿模式年龄分别为91.36±1.47~93.27±1.53Ma和90.97±1.74Ma,其年龄基本一致,表明二者是同一成矿期的产物。二者等时线年龄为91.55±0.67,与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年龄91.63±0.28Ma接近,反映了矿体的形成与笼箱盖岩体的侵位具有密切的关系。(4)拉么锌铜矿床为泥盆系碳酸盐地层赋矿、岩体提供成矿物质以及成矿流体的典型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并建立深部贡献—垂向运移—侧向交代成矿的成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