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流域岭谷地形通道——阻隔作用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nanq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向岭谷区的红河流域,流域内岭谷地形及其"通道-阻隔"作用使水分与能量分布差异明显,导致不同尺度下陆地表层过程的规律和特征不同,进而在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方面产生着复杂的关联效应。本研究在流域尺度上,运用数理统计、模型和GIS/RS技术探讨了红河流域岭谷地形及"通道-阻隔"作用下水热条件、地表径流、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规律,揭示岭谷地形及"通道-阻隔"作用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近似南北走向的山脉对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北路径冷空气具有较强的阻隔效应,而河谷对南来暖湿气流具有明显的水汽通道效应和热力通道效应。(2)径流深等值线在空间上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与河谷/山脉的走向基本一致;区内径流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周期及阶段性并不完全同步,表现出东西方向的差异。(3)植被指数的空间分布结构在西北-东南向和南北向的自相关程度大于西南-东北向和东西向。植被指数分布总体上受地形、水热分布格局等因素的结构性影响,西南-东北向和东西向的植被指数分维数较低,结构性变异较大;西北-东南向和南-北向的植被指数分维数较高,均匀性程度较好。(4)在海拔低于400m的地区人为干扰强度增加程度非常明显,而海拔大于1800m的地带人为干扰强度迅速下降。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总体上呈现出随离河流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各土地类型交叉转化在离河流距离800m以内的地区最为活跃。(5)红河流域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15-25°坡度带、1000-1500m海拔带、南坡以及红壤地区。岭谷地形及"通道-阻隔"作用,造成土壤侵蚀控制因子的空间分异,进而使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也表现出关联效应。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魂断蓝桥》、《罗马假日》、《音乐之声》等许多精典影片之所以魅力无穷,与其剧中男女主人公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表现得生动、鲜活,令人难以忘怀绝对是密不可分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在发病1个月内立即实施常规的康复
目的:实现"军卫一号"服务器的硬件升级、操作系统升级以及数据库版本从Oracle 8.1.7至Oracle 10g的升级。方法:以服务器软硬件升级为基础,原数据库的数据按"用户方案"模式导出,安装
通过在2012年对滴灌春小麦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滴灌春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灌水有利于小麦株高生长、叶面积系数增大,同时有利于小麦理论产量增
本文从分析成本费用构成、投资与成本的关系、成本结构比例入手,总结了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的成功作法、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的策略。
中国民间木刻版画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其存在于民间而创作水平始终有限,人们往往只对其一般艺术特征和价值有所认识。笔者从视觉语言的角度对中国民间木刻版画,尤其是“庶民刀笔”
介绍了天津地铁1号线列车编组4辆扩编为6辆(简称"4改6")工程的实施情况,论述了扩编工程的主要技术和程序,对扩编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陷入空前危机.华洋义赈会从改良民生目的出发,在河北进行信用合作试验.他们通过与银行联合提供贷款,部分满足了小农对资金的渴求,抑制了高利贷盘剥
观察了Ca2+、Ca2+的螯合剂和Ca2+通道抑制剂对NO调控的蚕豆气孔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NO的供体1~100 μmol/L SNP (sodium nitroprusside,硝普纳)可诱导气孔关闭;除去表皮条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