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制客运对于城市、现实生活、交通保障的适应性变通,为公交吸引力、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本文聚焦于向所有市民开放、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预约、面向通勤服务的定制客运线路,按照服务场所特征细分为枢纽线、商务/科技园区线和工业/物流园区线。本文重点分析三类线路的线路长度、发车班次、票价、行程时间、平均站间距、存活率和盈亏情况差异,得出枢纽线的存活率最高,达到66%,存活线路盈利可能性较高;商务/科技园区线路仅在早晚开设班次,车辆利用率低,总体上有亏损风险,只有当满载率接近70%时,可盈亏持平;工业/物流园区线路的存活率最低,存活线路也出现了亏损。在宏观政策鼓励下,结合满载率、乘客吸引办法、盈亏持平等角度,针对三类定制客运线路分别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定制客运健康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