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画,讲述了肾单位的黑板画教学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节课中的运用方法。弥补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也为农村中学教师提供参考。黑板画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好十足的准备,就此本文阐述了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黑板画 肾单位
生物学教学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运用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画,依然有着它的生命力,除了农村中学设备不够以外,发达地区也有其胜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的运用,让很多学生下课找教师备份电子教案。这种复习记忆方式,不利于知识整体编码,知识是破碎的。多数学生依然不能及时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复习。而使用黑板画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边听讲课,边跟着画下来。教师讲解的语言和绘图的动作以及学生个人的体验,都随着课堂笔记记录在笔记本上。复习时回忆的往往是整体的、鲜活的知识构架。
黑板画教学对于教师来讲,既要准备讲授语言,又要鼓励学生跟着绘制;还要边讲边画,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所以设计了"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一节的教学,通过使用黑板画对肾单位的结构进行教学,展示黑板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问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在学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以后,学生知道了人体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与通过呼吸运动获得的氧气相结合,从而释放能量为人体利用。人体的代谢过程就像一个生产工厂,消耗原料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也会产生废物,这些废物怎样排出体外是本节课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之后安排了人体废物排出相关知识,起到一个延伸和完善的作用。学生在说出泌尿系统组成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能够概述出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基本观点。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水的重要概念。因此是一个教学的重点。由于在小学科学课中没有相应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感觉陌生,所以也是一个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目标应该确定为:知识目标为j描述肾脏的结构特点;k概述肾单位组成与尿液生成。能力目标为模仿绘制肾单位的结构简图。情感目标为体验肾单位结构与生成尿液功能相适应是统一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与尿液的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回顾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知识,并归纳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 - 形成尿液
输尿管 - 输送尿液
膀胱 - 贮存尿液
尿道 - 排出尿液
复习肾脏的位置和结构。人体的肾位于腹腔的背面、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教师用PPT展示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肾脏分为肾皮质、肾髓质、肾盂三部分。
采用黑板画教学时讲述肾单位:
(1)强调教学重点难点和黑板画在记忆中的重要性。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当肾功能减退或者丧失,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在体内堆积,会产生很多的症状,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所以我们都要了解自己的肾脏,关注自己的肾脏。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所以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势在必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只要能记住所绘制的简图就能记住它的功能,而且复习时能把整体的知识回忆起来。
(2)告诉学生黑板画绘制方法简单易行,人人皆可完成。
对绘图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可以不断提示学生,教学黑板画是简笔画,不是美术绘画,只要会写字的人都可以画好,这样的语言来坚定这部分学生拿起笔跟着教师一起绘图的决心。
(3)交代基本几何图形在笔记本上的大小和位置。
由于学生开始画的时候,没有经验,无从下手。教师根据课前在笔记本上尝试绘制时的大小来具体要求学生起稿时的位置及大小。提示学生:这并非美术绘图,无需美观和复杂,要求简洁、准确和科学[1]。
第一步,用简单几何图形,将要画的物体的位置、比例和大小固定下来。画肾小球:交代在笔记本中间占2行,画一个近似圆,边画边解释:这个圆代表的是肾小球;接着在圆的左右正上方占2行分别画出两条斜线,并解释左边的斜线代表入球小动脉,右边的代表出球小动脉;交代在肾小球下方占9行画出一个直立的"S"型,介绍这个代表肾小管。如图1所示。
图1 肾单位的简单图形
第二步,用曲线连接各关键点,勾勒出物体的外形。将这个"S"型描成双线;包围着圆画个横着的"C"型,并将其描成双线,边画边解释这个代表肾小囊。如图2所示。
图2 初步形成的基本图形
第三步,擦去辅助线,进行修饰整理;擦除多余的连线使肾小管连通肾小囊。进一步解释肾小囊是连通肾小球的一个腔,用于储存肾小球滤过下来的液体,二者统称为肾小体。将两条斜线描成双线,边画边解释入球小动脉相对出球小动脉较粗。在圆内画数条相互交错的曲线,边画边解释这些曲线代表毛细血管,进一步阐述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其内无气体交换,故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着动脉血。
第四步,结合重点内容,注明各部位名称和功能。在图上标注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及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名称。如图3所示。
图3 肾单位示意图
(4)指导学生绘图的同时配合语言强调重要概念。
绘图毕竟不是主要目的,记住理解重要概念才是教学的关键。在本节的教学中,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及肾小管是学生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如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肾小球这一生物学概念时,可讲授这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缠绕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在运用黑板画的基础上配合这样的讲授能为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在讲到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细时,可讲授这是由于肾小球内血液的部分成分(水分、葡萄糖和无机盐)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了原尿;讲到肾小管时,可讲授因原尿中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原尿到肾小管内需要肾小管这样一个很长的管道把大部分的水分、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回去,最后排出体外的就是尿液。形象生动的语言配合黑板画图形的同时出现,有助于学生感悟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
师生共同总结肾单位的结构:
结构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的生物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画图,能更深刻地理解肾单位的结构,以便于记忆。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滤过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运用黑板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黑板画的科学性。黑板画虽是简化图,不要求逼真,但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各部分结构比例要切合实际,是略图但也要画得完整。使用彩色粉笔时要与原来的色彩相仿,不能有明显失真[3]。
(2)备课时认真准备黑板画。黑板画要求教师连讲带画加指导,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故备课时应多练习、多尝试,做到课上运用自如。
(3) 画黑板画时注意站立位置。为保证全班学生都能看清,避免遮挡学生的视线,教师画每一笔黑板画应时刻注意站立位置。
黑板画是为突出或放大教学重点内容,教师边讲授边画的一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理解重点知识的内涵。但是,上课时要求教师,连讲带画加指导,要求教师策划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胡超然,龙跃飞.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简笔画[J].生物学杂志,1991(4):40~42.
[2] 陈艳. 运用简笔画表解进行生物教学的体会[J].十堰大学学报(综合版),1988(1):118~119.
[3] 田廷科,董维诸.生物学教学中的黑板画[J].中等医学教育,2001(19):116.
【关键词】黑板画 肾单位
生物学教学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运用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画,依然有着它的生命力,除了农村中学设备不够以外,发达地区也有其胜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的运用,让很多学生下课找教师备份电子教案。这种复习记忆方式,不利于知识整体编码,知识是破碎的。多数学生依然不能及时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复习。而使用黑板画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边听讲课,边跟着画下来。教师讲解的语言和绘图的动作以及学生个人的体验,都随着课堂笔记记录在笔记本上。复习时回忆的往往是整体的、鲜活的知识构架。
黑板画教学对于教师来讲,既要准备讲授语言,又要鼓励学生跟着绘制;还要边讲边画,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所以设计了"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一节的教学,通过使用黑板画对肾单位的结构进行教学,展示黑板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问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在学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以后,学生知道了人体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与通过呼吸运动获得的氧气相结合,从而释放能量为人体利用。人体的代谢过程就像一个生产工厂,消耗原料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也会产生废物,这些废物怎样排出体外是本节课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之后安排了人体废物排出相关知识,起到一个延伸和完善的作用。学生在说出泌尿系统组成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能够概述出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基本观点。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水的重要概念。因此是一个教学的重点。由于在小学科学课中没有相应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感觉陌生,所以也是一个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目标应该确定为:知识目标为j描述肾脏的结构特点;k概述肾单位组成与尿液生成。能力目标为模仿绘制肾单位的结构简图。情感目标为体验肾单位结构与生成尿液功能相适应是统一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与尿液的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回顾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知识,并归纳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 - 形成尿液
输尿管 - 输送尿液
膀胱 - 贮存尿液
尿道 - 排出尿液
复习肾脏的位置和结构。人体的肾位于腹腔的背面、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教师用PPT展示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肾脏分为肾皮质、肾髓质、肾盂三部分。
采用黑板画教学时讲述肾单位:
(1)强调教学重点难点和黑板画在记忆中的重要性。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当肾功能减退或者丧失,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在体内堆积,会产生很多的症状,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所以我们都要了解自己的肾脏,关注自己的肾脏。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所以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势在必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只要能记住所绘制的简图就能记住它的功能,而且复习时能把整体的知识回忆起来。
(2)告诉学生黑板画绘制方法简单易行,人人皆可完成。
对绘图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可以不断提示学生,教学黑板画是简笔画,不是美术绘画,只要会写字的人都可以画好,这样的语言来坚定这部分学生拿起笔跟着教师一起绘图的决心。
(3)交代基本几何图形在笔记本上的大小和位置。
由于学生开始画的时候,没有经验,无从下手。教师根据课前在笔记本上尝试绘制时的大小来具体要求学生起稿时的位置及大小。提示学生:这并非美术绘图,无需美观和复杂,要求简洁、准确和科学[1]。
第一步,用简单几何图形,将要画的物体的位置、比例和大小固定下来。画肾小球:交代在笔记本中间占2行,画一个近似圆,边画边解释:这个圆代表的是肾小球;接着在圆的左右正上方占2行分别画出两条斜线,并解释左边的斜线代表入球小动脉,右边的代表出球小动脉;交代在肾小球下方占9行画出一个直立的"S"型,介绍这个代表肾小管。如图1所示。
图1 肾单位的简单图形
第二步,用曲线连接各关键点,勾勒出物体的外形。将这个"S"型描成双线;包围着圆画个横着的"C"型,并将其描成双线,边画边解释这个代表肾小囊。如图2所示。
图2 初步形成的基本图形
第三步,擦去辅助线,进行修饰整理;擦除多余的连线使肾小管连通肾小囊。进一步解释肾小囊是连通肾小球的一个腔,用于储存肾小球滤过下来的液体,二者统称为肾小体。将两条斜线描成双线,边画边解释入球小动脉相对出球小动脉较粗。在圆内画数条相互交错的曲线,边画边解释这些曲线代表毛细血管,进一步阐述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其内无气体交换,故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着动脉血。
第四步,结合重点内容,注明各部位名称和功能。在图上标注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及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名称。如图3所示。
图3 肾单位示意图
(4)指导学生绘图的同时配合语言强调重要概念。
绘图毕竟不是主要目的,记住理解重要概念才是教学的关键。在本节的教学中,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及肾小管是学生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如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肾小球这一生物学概念时,可讲授这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缠绕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在运用黑板画的基础上配合这样的讲授能为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在讲到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细时,可讲授这是由于肾小球内血液的部分成分(水分、葡萄糖和无机盐)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了原尿;讲到肾小管时,可讲授因原尿中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原尿到肾小管内需要肾小管这样一个很长的管道把大部分的水分、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回去,最后排出体外的就是尿液。形象生动的语言配合黑板画图形的同时出现,有助于学生感悟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
师生共同总结肾单位的结构:
结构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的生物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画图,能更深刻地理解肾单位的结构,以便于记忆。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滤过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运用黑板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黑板画的科学性。黑板画虽是简化图,不要求逼真,但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各部分结构比例要切合实际,是略图但也要画得完整。使用彩色粉笔时要与原来的色彩相仿,不能有明显失真[3]。
(2)备课时认真准备黑板画。黑板画要求教师连讲带画加指导,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故备课时应多练习、多尝试,做到课上运用自如。
(3) 画黑板画时注意站立位置。为保证全班学生都能看清,避免遮挡学生的视线,教师画每一笔黑板画应时刻注意站立位置。
黑板画是为突出或放大教学重点内容,教师边讲授边画的一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理解重点知识的内涵。但是,上课时要求教师,连讲带画加指导,要求教师策划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胡超然,龙跃飞.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简笔画[J].生物学杂志,1991(4):40~42.
[2] 陈艳. 运用简笔画表解进行生物教学的体会[J].十堰大学学报(综合版),1988(1):118~119.
[3] 田廷科,董维诸.生物学教学中的黑板画[J].中等医学教育,2001(1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