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长春花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和植原体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了3个实验组来进行观察。A组:实验组(感染CLas的长春花×感染植原体的长春花接穗)+对照组(感染CLas的长春花×健康的长春花接穗)。B组:实验组(感染植原体的长春花×感染CLas的长春花接穗)+对照组(感染植原体的长春花×健康的长春花接穗)。C组(对照组):C1:健康的的长春花×感染CLas的长春花接穗,C2:健康的长春花×感染植原体的长春花接穗。通过取样嫁接口以下的叶片观察和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A组接穗在嫁接5~10d之后萎蔫枯死,且实验组材料未检测到植原体病菌的存在,感染CLas的长春花自嫁接后2~3周后枯死;B组实验组的CLas接穗能存活2~3周,30%接穗成功感染含有植原体的长春花且在植株上的缓慢扩散至全株,3个月左右植株枯死,70%接穗成功感染嫁接部分的枝条而后枝条枯死,植株其他部位没有检测到CLas病菌且一直存活,出现花变叶等症状,对照组的健康接穗存活且3周之后检测到植原体;C组的C1组中自嫁接成功感染CLas病菌的长春花在1个月左右枯死,C2组嫁接成功感染植原体病菌的长春花存活至今且出现花变叶等症状。结论:该实验显示两种病原菌可能没有直接的互作关系。但B组实验组与C组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在植原体病菌的同时感染CLas病菌能延长长春花植株的存活时间,是否存在植原体病菌能增强长春花的树势还有待验证。接下来的工作包括:优化A组实验的材料、条件;设计D组实验:用"V"形嫁接法同时嫁接分别含有CLas和植原体病菌的长春花接穗;进行CLas、植原体以及两者同时存在的样品的基因组序列分析以便更深入的了解两者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