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可能反应其真实的心理倾向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微博上的互粉数/关注数作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更关注熟人/陌生人的信息的行为指标,来检验中国人心理上的南北方差异,并探讨可能的生态解释机制。方法:自变量:中国的南北方(北方vs.南方)因变量:互粉数/关注数。数据:来自新浪微博的1,000,000个活跃用户。结果:南方人(M=0.32, SD=0.03)的互粉数/关注数要高于北方人(M=0.27,SD=0.02),t(31)=4.34,p<0.001。互粉数/关注数最高的三个省份依次为广东省(0.404)、福建省(0.337)和贵州省(0.334);最低的三个省份依次为山东省(0.218)、黑龙江省(0.257)和山西省(0.258)。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人口密度、人均GDP以后,南北方仍然能够解释互粉数/关注数的地区差异,F(1,31)=4.65,β=0.68, p <0.01,ΔR~2=0.40.结论:互粉数/关注数存在着南北方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原因可能与南北方的社会生态因素有关。互粉数/关注数越高,说明该地区的人们越愿意和熟人互动,而儒家文化的中心转移假说和大米理论均可解释这种差异,但是目前无法检验究竟哪个机制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