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山东省中东部地区晚期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病例的分布情况及其病死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临床诊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山东全省乃至全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原则选取山东省中东部地区7所医院内NICU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诊断为呼吸衰竭的晚期早产儿216例。分析患儿的基本资料、原发疾病、临床诊疗方法、结局、病死率及影响因素。

结果

(1)共收回调查问卷216份,男女比例为1.3∶1,发生呼吸衰竭的病因各地区不尽相同。(2)平均出生体重为(2 660±686) g,最小体重1 900 g,最大体重3 600 g。合并先天畸形38例,其中6例合并2种以上畸形。先天畸形中,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16例。孕母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32岁;分娩方式中经阴顺产和剖宫产例数相当,分别为110例和106例。孕母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137例。(3)患儿主要原发疾病为呼吸窘迫综合征112例、肺部感染和败血症52例。常见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败血症23例,动脉导管未闭89例,重要脏器出血7例。(4)不同胎龄呼吸衰竭晚期早产儿病死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148,P=0.000),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5)影响病死率的因素中,合并先天畸形[OR=2.063,95%CI (1.297,3.264)]、低出生体重[OR=4.335,95%CI(1.636,11.497)]、重要脏器出血[OR=4.598,95%CI(1.370,14.925)]、单用常频机械通气[OR=0.531,95%CI(0.314,0.902)]的呼吸衰竭晚期早产儿死亡风险高。

结论

目前山东省中东部地区因各种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发生率较低,原发疾病主要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和重度窒息。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时间更长,多种治疗手段的应用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其他文献
56岁的李女士失眠半年有余。半年来,她在多家医院就诊,服用过不少镇静安神的中药和安眠药,也使用过睡眠贴,失眠不仅没有好转,还越来越严重。近日,李女士再次就诊,听完她的倾诉后,接诊医生得知李女士还有胸部紧压感,有时感到喘不上气来,并伴有心烦、急躁等焦虑症状,因此,医生建议她转看精神专科。结果李女士被确诊为广泛性焦虑,治疗后睡眠情况得到改善。  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睡眠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