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1前言混凝土是当代用量最大的人造建筑材料,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已逐渐显示性能退化的迹象,出现服役寿命大幅缩减现象,有的投入使用仅数年时间就受到严重破坏,而不得不进行大修或拆除重建[1,2]。据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工业建筑不能满足安全使用50年的要求,一般2530年就需维修及加固,到20世纪末,在我国已建的房屋中,有50%已进入老化阶段,即23.4亿m2的建筑物由于安全度过低而结束服役[3]。由此可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与资源浪费是巨大的。在欧洲多数国家,约50%的基础设施经费预算用于现存建筑物的维修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