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治疗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eng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对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咽部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包括口腔感觉和运动功能训练、门德尔松吞咽训练、球囊扩张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功能性经口进食评分(FOIS),渗漏-误吸分级(PAS)和舌骨向前位移(HAM)、舌骨向上位移(HSM)、环咽肌开放幅度。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OIS、PAS、HAM、HSM、环咽肌开放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OIS、PAS、HAM、HSM、环咽肌开放幅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OIS、PAS、HAM[(7.40±2.76)mm]、HSM[(9.75±2.65)mm]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环咽肌开放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舌骨运动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饮水试验评估脑卒中吞咽障碍误吸的差异,并与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估吞咽障碍误吸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分别进行不同剂量的饮水试验(5 ml、10 ml、20 ml),并记录误吸的阳性率;再吞咽5 ml硫酸钡混悬液进行VFSS检查,记录阳性率。采用Bonferroni检验对不同剂量饮水试验的阳性率进行两两比较;另采用χ2检验比较5 ml饮水试验与VFSS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吞咽功能评估与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吞咽功能及误吸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符合纳入条件的1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88例)和干预组(85例)。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评估及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分别于治疗前(干预前)和治疗后(干预10 d后),对2组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价、影像学检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分析2组患
会议
催化脱蜡技术是生产低凝点柴油的主要方法,以其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缓和、产品方案灵活及氢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催化脱蜡技术大多采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将原料油中的蜡
流化床造粒集成粒、混合、干燥等过程于一身,与其他传统的造粒方法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装置紧凑、投资省、生产强度大等优点,而且所得到的产品无尘、无块、具有良好的流
肠道菌群是一个受遗传、营养和环境因子影响的动态生态系统,复杂的肠道菌群因其对宿主生长、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而日益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是宿主体内不可缺少的“器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