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疗法优势病种--中风后便秘

来源 :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gc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风后常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便秘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在分析中风后便秘的发病基础上,解析了热敏灸疗法是一项全新的艾灸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采用艾条悬灸体表热敏腧穴以激发灸性感传,以达到气至病所的方法。热敏灸理论认为,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不同功能态,而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则能呈现出“小刺激大反应”。腧穴敏化的临床类型多种多样,而热敏腧穴是一类新发现的腧穴敏化类型,其临床特性是当艾灸热敏腧穴时能呈现出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觉(如酸、胀、压、重等)等灸性经气感传。热敏灸疗法的特点是选取热敏腧穴进行艾灸疗法,能高易激发灸性感传(出现率达95% ),使气至病所,达到高效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肛瘘结扎术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肛瘘结扎术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27例住院病人.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9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肛门失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古代医家及现代医家对消渴病发病机制及相关并发症的理论研究,期望能够为临床辨证分析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