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高校体育场馆核心任务是为高校大学生生提供充足的健身服务,满足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本研究旨在构建出合理、有效的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地对服务质量做出测评,从而为提升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做出贡献。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以SERVPERF模型为基础,将有形性、可靠性、移情性、反应性、保证性作为一级衡量维度。通过阅读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评价、学生满意度评价相关文献,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这5个一级指标下初步拟定相应的二级指标。2)专家访谈法:将初步拟定的指标交由6位专家审阅,结合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对相应的指标进行了表述上的修改及删减,最终形成了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3)问卷调查法:正式问卷形成后,在上海市的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4所高校中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46份,有效问卷900份,回收率为94.6%,有效率为95.1%。研究结果:1)项目分析:本研究采用极端分组法和一致性检验进行项目分析。首先进行极端分组法检验,25项题目的 T值均高于3.000,显著性检验P值均为0.000,说明各项指标鉴别度较高。其次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对每个题项的得分与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25项题目的相关系数均在0.3以上,表明问卷各项指标与总问卷的同质性较高;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Crobach’s Alpha值为0.830,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综上所述,初步确定的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全部符合标准,本步骤不删除题项。2)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25项题目进行降维处理。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前,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本次数据的KMO值为0.892,Bartlett检验P=0.000<0.05,样本充分性检验结果显著,本研究25个题项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特征值大于1"为界限确定抽取因子数目,并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经5次迭代,提取出5个共同因子,每个因子中涵盖了因子载荷大于0.4的不同数量的变量。因子方差解释率分别为23.506%、19.765%、16.730%、12.285%、9.329%,累计方差解释率为81.615%,无交叉载荷的题项出现。本次因子分析提炼出的5个因子的分类和反映信息的实际意义与本研究构想基本一致。将因子分析后所得到的五个维度和25个题目进行因子分类和命名,安保设施配备完善等5个变量与因子1的相关系数最高。因子1可称为有形性因子。设施维护与保养良好等5个变量与因子2的相关系数最高。因此因子2可称为可靠性因子。信息服务宣传到位等5个变量与因子3的相关系数最高,因此因子3可称为反应性因子。制度制定健全等5个变量与因子4的相关系数最高。因此因子4可称为保证性因子。健身服务多样等5个变量与因子5的相关系数最高。因此因子5可称为移情性因子。将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后的5个维度、25个题项进行信度检验,各维度的Crobach’s Alpha值均大于0.9,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形成的这5个维度可信度高,该评估指标可靠、稳定。3)验证性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将探索性因子分析后的25个题项作为观察变量、5个维度作为该模型中的潜变量,5个潜变量中存在共变关系。运用AMOS软件建构5个潜变量、25个观测变量的路径图,并将900名受试者的调查数据代入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计算,依据AMOS输出结果中的MI指标进行模型修正。本研究经过4次MI值修正,依次删除D4、B2、C2、E2,最终得到了包含5个维度、21个题项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归一法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研究结论: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由5个一级指标-有形性(0.17)、可靠性(0.14)、反应性(0.19)、保证性(0.29)、移情性(0.21)和21个二级指标-安保设施配备完善(0.20)、健身设施配备齐全(0.21)、健身场地空间宽裕(0.20)、健身环境整洁卫生(0.18)、交通引导标识完善(0.19)、设施维护与保养良好(0.20)、工作人员重视投诉(0.24)、有效应对突出问题(0.28)、工作人员态度真诚(0.28)、问题反馈渠道畅通(0.24)、信息反馈态度良好(0.28)、反馈速度及时(0.27)、信息服务更新及时(0.22)、制度执行规范(0.26)、工作人员精神饱满(0.27)、制度制定健全(0.25)、安全保障预案完善(0.22)、健身服务多样(0.21)、开放时间合理(0.24)、主动了解学生健身需求(0.27)、优先考虑学生利益(0.27)构成。(括号内为每个指标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