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死亡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sechines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肝硬化死亡患者90例,同期住院存活的肝硬化患者129例为对照组。统计相关的临床、实验室及生化因素34个,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肝硬化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肌酐、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上消化道出血、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电解质酸碱失衡、肝肾综合征等共19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和酸碱失衡是主要危险因素。红色征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清钠、碱性磷酸酶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成负相关。 结论:1、上消化道出血、酸碱失衡、门静脉主干内径、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Child-Pugh分级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和酸碱失衡是主要危险因素。2、红色征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郑克鲁,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同年成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后转外文所)研究生。1965年至1984年,供职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其中1981年至1983年在法国当访问学者。1984年至1987年,任武汉大学法语系主任兼法国问题研究所所长。1987年至今,历任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系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兼任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