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木施肥作为营林造林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提高林地生产力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苗木培育过程中,科学施肥可以协调好土壤供肥和苗木需肥之间的供求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苗木施肥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循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和报酬递减率等基本原理。其次,本文分别从施肥种类及用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苗木施肥技术作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和分析。根据苗木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土壤养分供给量、肥料利用率、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及经济效益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苗木施肥量和肥料配比。不同种类肥料对于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各不相同,多数研究表明混合施肥比单一施肥效果显著。苗木追肥种类以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等速效肥料为主,这些肥料易溶于水,易被苗木吸收利用,肥效快。施肥时期对于调节与控制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施肥季节对施肥效果影响很大,应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苗木养分需求规律确定施肥季节。苗木施肥通常选择在春季或初夏进行,此时为苗木生长的旺盛时期,最有利于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利用养分。苗木施肥方式主要有基肥和追肥,其中追肥又分为撒施、条施、沟施、灌溉施肥和根外追肥等。施基肥一般在每年秋季9-10月进行,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立足于苗木施肥理论、苗木生产实际,同时结合施肥新技术、新方法,苗木施肥技术的发展趋势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施肥根据苗木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确定各种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满足苗木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能够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水平,从而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2)计算机推荐施肥根据苗木种类、苗木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水平进行计算机综合分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一定尺度范围内的作物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的决策,寻求一定范围内的最佳苗木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的决策,达到提高产量、节约肥料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3)近年来,随着肥料科学和施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缓释控释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应运而生。根据不同苗木生长特点和土壤性质合理施用不同的缓释控释肥料,可以满足苗木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施用常规肥料而引起的养分损失:(4)苗木定向培育是人工林定向集约经营与高效利用的重要环节,是解决林产品供需矛盾和提高林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制定出苗木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必需的调控技术措施,从而使得苗木在形态、生理及活力等指标满足营林造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