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的病毒种类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_av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侵染是造成甘薯减产和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已在甘薯中发现了近30种病毒。为研究在自然栽培条件下甘薯体内的病毒种类及其基因表达,从我国广泛栽培的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徐薯18’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中提取RNA,应用Illumina的RNA-Seq技术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同时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进行了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转录组数据经过从头组装并经BLAST2GO进行基因注释,有79条序列被注释为病毒基因,可归类为12种病毒,其中有2种为DNA病毒。经RT-PCR以及序列测定验证,有4种病毒是首次在我国种植的甘薯中检出,其中薇甘菊花叶病毒(Mikania micrantha mosaic virus)是首次在甘薯中发现。根据RPKM(Reads Per Kilobases per Millionreads)分析结果,表达量最高的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其次是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进一步分析发现,SPFMV在徐薯18中同时存在3个株系,SPVG则有2个株系。在数字基因表达谱中有5种病毒基因的标签。根据TPM(Transcript Per Million clean tags)分析结果,表达量最高的是SPFMV-C,其次是SPFMV-S以及SPVG。病毒基因在甘薯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甘薯Y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Y,SPVY)的基因主要在膨大的块根中表达,其他病毒的基因则主要在须根中表达,其次是刚开始形成的块根。嫩叶、成熟叶、茎以及收获时的块根中病毒基因的表达量则很低。上述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非脱毒甘薯可同时被多种病毒侵染,它们可能通过对甘薯块根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影响到甘薯块根的形成和膨大,从而造成甘薯产量下降和种性退化;甘薯病毒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能较小,因为它们在叶中的表达量很低。
其他文献
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这一“转形问题”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本文在回顾“转形问题”争论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斯拉
博爱—焦作粘土矿区位于马道—上刘庄粘土矿带上,属济源—焦作粘(铝)土矿成矿亚区。呈北东向分布,长约50km,宽约20km。有耐火粘土矿产地10余处。该矿区地层呈单斜产出,总体向
1. 萝卜葱白汤  原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 g。  做法: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生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起服。  功能:宣肺解表,化咳止痰。  适应症: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 红糖姜枣汤  原料:红糖30 g、鲜姜15 g、红枣30 g。  做法:以水3碗煎至过半,炖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功能:驱风散寒。  适应症: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
很多家庭主妇都习惯在做肉的时候放些酒去除腥味,但要注意,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功用,只有掌握得当,才能增强肉的营养功效。  带骨肉放黄酒 在烹制鸡肉、羊肉、鲜鱼等带骨肉时,可加少许黄酒腌制后再炖炒。黄酒酒精度数较低,腌制时肉产生的腥味(胺类物质)可随乙醇挥发掉。而且黄酒属发酵酒、含有脂类、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做肉时放一些更健康。日常生活中用的料酒和黄酒差不多,只不过加入了香料、姜等调味品。黄酒和料
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资源,企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决定了企业不同的资源禀赋,其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企业的冗余资源按照资源属性可以分为:可恢复性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