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exxf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梓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大鼠组和2型糖尿病大鼠组,正常大鼠采用普通标准饲料喂养,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菌素(STZ 35mg/kg)的方法造出2型糖尿病大鼠(Wistar大鼠)模型,模型稳定2周后进行分组给药。2型糖尿病大鼠24只随机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20mg/kg)、梓醇(120mg/kg),每组8只;另设正常对照组。所有大鼠采用灌胃给药8周(正常及模型组给等体积蒸馏水),每周监测体重、平均食物摄入、平均水摄入、空腹血糖等。药物干预8周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通过肝功能两项(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重指数及其大鼠的薪给活动等评估药物安全性;取胰腺Insulin免疫组化(IHC)观察胰岛形态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原位末端核苷酸标记法(TUNEL)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在给药2周开始梓醇组和二甲双胍组对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均显著下降(P<0.001),并且保持良好的疗效持续到实验结束;给药8周后梓醇和二甲双胍组给药组的OGTT及OGTT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的TG、TC、LDL-C均明显降低(P<0.01),而肝功能(AST、ALT)及肝重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胰腺Insulin IHC结果显示给药组的正常胰岛细胞大小及数量均比模型组明显增多,给药组的HOMA--IR和HOMA-β指数均明显降低(P<0.001),TUNEL检测给药组的胰岛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也明显降低,模型组的胰岛β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梓醇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并且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因素及防治措施,为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窒息新生儿67例临床资料,对窒息因素进行分析。
以纯钛和2种不同钛合金(Ti-0.2Pd和Ti-6Al-4V)为基材,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了3种不同组分的钛基氧化物纳米管阵列。采用SEM,EIS,XRD,EDS,ICP,XPS和UV-Vis DRS等测试手段分析3种纳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如何实现与大众教育同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真正提升高等教育品质,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行业特色型高校而言,因为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