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于2010年7月15日发布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并于2011 年2 月1 日实施,本规范的出台对规范新建项目防雷装置跟踪检测工作,提高跟踪检测工作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新建项目防雷装置跟踪检测工作多年,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检测交底流程、施工监督及竣工验收相关内容、介入时间、防雷装置施工要求等方面《验收规范》的要求仍不太完善。《验收规范》对于检测交底流程、施工监督及竣工验收相关内容、介入时间、防雷装置施工要求等方面的规定仍不太完善。为进一步做好跟踪检测工作,使跟踪检测工作更加规范、流程更加清晰,笔者将从检测交底流程、施工监督及竣工验收相关内容、介入时间、防雷装置施工要求等方面对《验收规范》进行了补充。一方面,可以规范跟踪检测工作,使得这项工作能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也给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在施工时少走弯路,使各阶段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1、防雷装置跟踪检测交底的流程从现场会议(包括会议准备、参会人员、会议内容、会议补充说明等)到现场检测、记录填写等均进行了明确。 2、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相关内容及介入时间将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分为基础检测、中间过程检测、竣工检测及电阻检测几个环节进行细化,并对各环节的参与人员、介入时间进行了明确。 3、防雷装置施工要求鉴于现场跟踪的项目均为审核后项目,所以所有技术指标均需按图施工,本文介绍的主要是施工工艺方面的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3.1 基础接地:将基础类型分为筏板基础、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三类,提出不同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3.2 引下线的施工要求。. 3.3 防侧击雷装置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3.4 接闪器的施工要求. 3.5 等电位连接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3.6 低压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SPD)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3.7 铝合金玻璃幕墙和航空障碍灯的防雷措施, 3.8 工艺要求,包括焊接工艺、跨接件规格、焊条要求及跨接件弯曲工艺。